從目不識丁到看懂文言文 –

蔡阿嬤:「我年紀這麼大,人生很短,我對佛法的渴求,就像需要呼吸一樣。」

人稱蔡阿嬤的蔡吳罔市師姐,她的勤學不倦在福智廣論研討班裡名聞遐邇,成為很多人效學的典範。她學《菩提道次第廣論》一路以來的過程也激勵了許多學習的夥伴們。2004年5月,蔡阿嬤的先生往生。福智廣論研討班的夥伴們在蔡阿嬤這段低潮的時光給予了許多的關懷,也幫忙助念等事宜。這樣溫暖關懷的舉動使蔡阿嬤心生嚮往,於是進入了台語《廣論》班學習。

突破困難學國語

蔡阿媽出生於日治時代,語言以台語為主,對於國語相當陌生。在台語《廣論》班學習一段時間後,阿嬤參加了2005年朝禮法會。在法師開示時,蔡阿嬤全聽不懂,但見旁人聽得入神,自己卻是滿練疑惑。於是暗暗下定決心想把國語學好,並進而參加了國語《廣論》班。

不要說難!說我要學!

蔡阿嬤雖有心想學國語《廣論》,但因國語詞彙不夠,常常聽不懂師父的開示。班上同學的導讀也聽不懂,因此上課常打瞌睡。日子久了生起了退心,心想:我還要學嗎?有一天在《福智之聲》看到了師父說到:「不要說難!說我要學!」師父還說:「慢慢學、快快到」、「失敗為成功之本,我不是沒有失敗,只是不被打敗」。這些語句在蔡阿嬤的內心中發起了共鳴,這樣的激勵使得蔡阿嬤,再度燃起信心。自此之後,蔡阿嬤一方面到小學補校和語言教室學國語,另方面每天找三女兒蔡麗金師姐補習《廣論》。
剛開始,蔡阿嬤將日本發音的五十音及一些圖形加在不會唸的字旁邊,儘管如此,常常一個字還是得練習很久才會發音。有時蔡阿嬤也會想:太困難了!師父,我可不可以不要學?但是因為有女兒從旁加油打氣,鼓勵她供香、啟白,連外孫女都來關懷,讓蔡阿嬤決定繼續學下去。到今天,八十歲高齡的蔡阿嬤已經是增上班的學員了。

 

年紀老,心可以不老

阿嬤手腳伶俐,做任何事情都很賣力。當義工負責分裝白米,她堅持打開一袋就要分裝完一袋,哪怕下班時間到了。因為她的信念是:我們來這裡學習珍貴的佛法內涵,我一定要認真,報答師父的恩。另一方面阿嬤的行善也不落人後,有一次她得知親戚生病了,子女不會照顧,她就每週回高雄,烹煮好適合的食物,再搭公車送給病人,甚至幫親戚的家人準備一份。問她累不累?阿嬤說:「只是煮飯、搭公車,不會累啊!」阿嬤也參加園區舉辦的社區老人關懷活動。因為年齡、人生經驗相仿,社區的阿公阿嬤特別喜歡聽她說話。她不僅講解佛典的故事,也負責關懷輔導這些同齡的朋友們。遇到老人家抱怨子女不孝順,她就安慰、勸勉對方:「也許我們以前也做過不孝順長輩的事,我們要先反省,不要什麼都怪子女。」誠懇的語氣,讓人聽得入心,也就不這麼生氣了。

「什麼叫老?」日常師父說過,保持一顆學習的心,就不老。因為有師長、佛法、同行與好環境,蔡阿嬤的勤學故事,激勵著每一個求上進者的心,再再證明佛法的價值,真實不虛!